近年来,黄山市歙县霞坑镇牢牢把握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,坚持党建引领,探索村级自治、德治、法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,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,赋能乡村振兴“党建+自治”为基,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板凳连起来,村民围坐一起,聊的是家事,谈的是政策,论的是乡村振兴。
根据“定议题、定会纪、定结果”的“三定”原则,邀请村民组长、党员、乡贤能人、网格员等人搬着板凳聚集一堂,通过“板凳聊事”方式,围绕当前“五微”行动、乡村旅游发展、人居环境整治、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,让群众唱主角,提出意见建议。
干部当听众,做好记录员、解答员工作,心贴心听民意,实打实解民忧截至目前,召开“板凳会”3次,收集到意见建议21条,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8个,化解矛盾纠纷15起一场场板凳会激发了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,让群众自己“说事、议事、主事”,促进了“处事、息事、成事”。
“党建+德治”为先,强化基层治理动力基层治理,德治不能少创新探索文明实践与乡村治理良性互动新模式,以德治为教化内驱动力,提升村民文明素养积极开展快乐健身运动,补建行政村建设设施5处、多功能球类场地1处并依托老年学校,通过举办广场舞等健身娱乐活动,让快乐健身融入生活、成为常态,不断提高群众身体素养、健康水平。
持续开展“六好户”创评,评选出一批孝老爱亲、致富带富等先进典型,目前已评定镇级“六好户”14户加大“六好户”事迹宣传,放大典型效应,营造了向善向上的良好风尚,让更多的村民知感恩、懂礼仪、行孝道完善“有德者有所得”激励机制,创新六好户“6+N”积分制管理模式,引导村民参与调处纠纷、志愿活动等工作积攒积分,并通过获取的积分到“信用好”超市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物资。
自积分制实施以来,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被激发“党建+法治”为本,推动基层治理效力为打造一支全能型镇村“法律明白人”队伍,7个行政村培养了45名“法律明白人”,并通过集中授课、交流研讨、以案释法等形式,围绕法律法规、调解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,提高“法律明白人人”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。
通过法治视频、故事、单页进企业、进学校、进村组等点对点宣传方式,着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、预防校园欺凌、《民法典》《安全生产法》、电信网络诈骗防范、扫黑除恶等内容,目前,开展宣传活动6场次,发放宣传单页2000余份,悬挂横幅30余条。
将党建红融入法治蓝,吸纳在群众中有威望的老党员、老干部等力量入驻“作退一步想”工作室,提供法律服务,为村民答疑解惑,引导村民“学法、信法、用法”同时凭借地熟、人熟、事熟和群众信任的优势,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,做到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”。
(朱庆芳)

亲爱的读者们,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。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,请随时联系我。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